|
暄桐是一间传统美学教育教室,创办于2011年,林曦是创办人和授课老师,教授以书法为主的传统文化和技艺,皆在以书法为起点,亲近中国传统之美,以实践和所得,滋养当下生活。
基本功,就是那些如基石一般的存在。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新的技艺,总是要先练习基本功的。因为憧憬着在这基础之上绽放的可能性与创造力,于是,不管多么无趣与重复,也耐烦地,日日挥刀五百次。
拿写字来说,一个人能把字写好,就一定不只是会写字。因为在这过程中,我们不仅是培养技术能力,需要细致入微,也讲求心法,这是全息的成长。
暄桐的基本功是什么呢?暄桐教室梳理了8条打怪升级的重要内容,不仅在于入门阶段,而是适用于整个学习过程。
暄桐心法篇——静坐
在暄桐,静坐是必备的功课。我们通过观察呼吸的形式,静下心来,把散乱的能量与注意力凝聚在自己身上。静坐帮助我们形成一种安定、自省的状态,是向内看的入口。它也许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手,却直指心中的那个自己,也是每当情绪升起时,我们最应回到的原点。
我们手上的功夫又如何受益于静坐呢?答案在于专注。专注会带你进入一个安静凝聚的空间。而在这段时间中,我们能抵达更准确和丰富的表达。对于刚刚入门或还未入门的桐学来说,这也许很难真切地体会到,不急不急,我们总会感受到的少这是桐学们共同的“心流体验”。
暄桐心法篇——不急不懒
不急不急,是暄桐教室校歌中的一句,如果你还不知道,可以去听一听 不急,是对结果不着急,给我们时间去发芽,成长。它还有另一层意思:不必急着看到进步,因为有在持续地努力,进步已经在悄然发生了。“懒”,在《说文解字》里的意思是总想依赖他人。不懒,是不依赖,不拖延,独立做事。它也是不讲究方法,想当然地死磕,殊不知,做的都是无用功。懒了,就会急,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,怪罪一切。
暄桐心法篇——归零心态
零基础是最好的基础。因为此时,我们还什么都没有,有足够的空间去长进,也还没有固执地持有以往所学,可以谦虚地学习。其实,不管是否真正零基础,能够做到以归零的心态对应学习,才是重中之重。
在学习的初期,我们便可以开始训练自己,把各种担心和焦虑屏蔽掉,享受不计功利的愉悦与成就感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们可能偶尔会忘记这件事,但一定记得告诉自己,无需太多杂念,只要一颗天真、好奇且不厌其烦去努力的心,这样就够了。
暄桐心法篇——红笔改
“红笔改”在暄桐教室是一种帮助桐学写字进步的方法,即为一字一字与原帖对照,用红笔将其中的区别勾画出来,在之后的练习中改正。但它更是一种持续精进,放之四海皆准的精神。小林老师和暄桐教室始终践行着“红笔改”的精神,以累积的经验为基础,新的课程内容始终在升级,教学系统与呈现也在不断优化,提高精度。
“红笔改”的核心在于,能够看到可进步的点,真诚、勇敢地面对,再不断完善。而它的难度在于,需要克服内心的抵触情绪,不畏难,不逃避。这于谁而言、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不易的,也正因这份辛苦,我们才逐渐拥有成事的能力。
暄桐技法篇——百日线条
不论是“横竖圆圈”,还是“拔丝香肠”,这些都是最基本的,线条的功夫。它们是写字画画中的基石。任何作品,都是由线条构成的,因此在暄桐教室,学习初期时,我们要练上很久的线条呢~“百日”,不一定是可丁可卯的一百天,而是一个能够看到进步的基础量,让动作长在手上,形成有力的底气。
暄桐技法篇——百日线条
不论是“横竖圆圈”,还是“拔丝香肠”,这些都是最基本的,线条的功夫。它们是写字画画中的基石。任何作品,都是由线条构成的,因此在暄桐教室,学习初期时,我们要练上很久的线条呢~“百日”,不一定是可丁可卯的一百天,而是一个能够看到进步的基础量,让动作长在手上,形成有力的底气。
暄桐技法篇——篆隶筑基
篆隶就好像练武术时的桩功和马步,是我们进入正式书法学习阶段的基本功。暄桐的书法课程遵循书法的发展史,第一个阶段,便是由篆隶开始。它们在技术上相对简单,气息很高古。
篆书的圆、通、厚,隶书的方笔,都是为我们日后用笔的可能性打下基础。基本功扎实了,又解决了气息的问题,再学后面的书体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。
暄桐技法篇——点画与结构
线条,是我们最初学的基本功。再进阶的,是不同形态、面积、动势的墨迹在纸面上呈现的点画,万千风格,丰富表现。不论是临帖还是创作,可以写出各种的可能性,这是技术的自由,也是很基本的要求。
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,便是结构的妙处,仔细观察书迹,发现其中蕴藏的巧思与用心。点画与结构,就像黑白关系,不断变化相生,也不能拆分来看,是成字、成书的呼应与有情。
暄桐技法篇——日课不停
林曦老师说,“写字日课于我,是每天如同饮水呼吸一样的需要。不用提醒,不是个任务”。我们在暄桐教室学习书法,这便是桐学的日课。每日半小时,足以松动我们日积月累的强大惯性,慢慢长出自信。
当然,除了书法,我们喜好的任何,都可以是日课。最重要的在于,找到自己的所爱,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并滋养生活。日课,是像吃饭喝水一样,无需坚持,每天都想要做的事。
由于篇幅有限,大家也可以翻阅暄桐教室的出版物《暄桐的50个基本》,有更多关于成长的功夫。
|
|